在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专题协商会议上的发言
(2016年8月24日)
民建汉中市委会 李应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情况作以简要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汉中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我们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年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30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面积达80%以上。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了增产增收减污的良好效果。每亩氮素用量平均下降1.2公斤,年可减少纯氮使用7068吨。二是开展养殖污染治理。优化畜牧养殖区域布局,划定适养区、限养殖区、禁养区。加大项目支持力度,鼓励养殖场(户)兴建沉淀池、沼气池和有机肥加工厂,提高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处理率达90%。建成养殖小区沼气工程94处,建成大型沼气工程35个,建成万吨有机肥生产线8个,较好地解决了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三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近几年,我们积极示范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留高茬还田、堆沤腐解还田和牲畜过腹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还田面积310万亩次,还田秸秆190万吨,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措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随意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的问题。四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引导种养大户和专业村推广“粮-猪-沼-果(菜、茶)”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多级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我市的军鑫、五丰等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样板。五是加强投入品管理。加强宣传、从严管理,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及添加剂进入市场。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农药使用强度逐年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例行检测合格率都保持在99%以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性,发生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虽然我们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但实践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比较分散且不系统, 在《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中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农业生态研究和面源污染防治科研推广滞后,基本处于就事说事、就点抓点的状态,区域性、系统性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基本处于空白。市县没有专门的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和科研推广机构,相关工作分别由土肥、植保、农技、动检、农机、农村能源等若干单位承担,科研推广力量薄弱分散。农业系统内部虽然实行了农业资源环保监督员制度,但都是兼职人员,监督管理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三是在规模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个户经营仍占多数的情况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技术措施贯彻还有很大难度。广大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认识不到位,为片面追求产量、降低成本,大水漫灌、偏施氮肥以及药剂使用不当、随意焚烧秸秆等现象依然存在,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生态循环模式从点上示范到面上推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四是面对越来越高的环保门槛,规模化养殖企业原有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和新建养殖企业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标准高、投资大,有的企业难以承受;加之,随着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和实施,一批养殖企业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生猪养殖业行业面临既要环境保护又要保障供给的双重压力。五是农膜等不可降解的投入品回收利用渠道不畅通,当地专门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企业基本没有,农民图省事将用过的农膜清理不彻底或随意丢弃,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况依然存在。六是工业废水、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对土壤、大气、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农村集镇、居民点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配套,乱堆乱放、污水直排等现象仍然突出,给农业生产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省上可考虑制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从法律体系和制度层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二是健全市县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专门从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推广和监督管理队伍。三是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示范县、示范市创建为载体,在一定区域内以系统化思维和循环发展的理念,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研究和示范和推广工作。四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扩大经营规模,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方面入手,从而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五是继续加大中省项目对规模养殖场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或提升改造的支持力度,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六是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对从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机化服务组织加大扶持力度,对秸秆综合利用机具提高补贴标准。七是深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对使用有机肥、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的,增加政府补贴的范围和标准;对使用可降解农地膜以及进行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的给予一定补贴。八是要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减轻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要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配套必要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把污染排放降到最低。九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聚集各方面力量投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此文为 经民建省委会推荐,在省政协常委会上的发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中国民主建国会汉中市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